2012年3月9日星期五

中情局介入西藏叛乱始末

上世纪中叶,在世界屋脊上,顽固的农奴主贵族敌视民主改革,煽动一小撮武装分子发动叛乱,达赖喇嘛叛逃印度,中央人民政府迅速出兵平息叛乱。那么,谁是这场叛乱幕后最大的推手?不久前英国解密了有关档案,本刊综合源自这些档案的书籍和文章,揭开事件的真相。
一、 早有预谋  积极插手
    1949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总额为7500万美元的款项,专门用于对新中国的情报工作。第二年,在国防部长约翰逊的支持下,又从中划出3000万美元作为留给西藏的“应急准备金”。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美国仍不断以各种手段支持西藏内外的分裂主义分子。时任中情局局长的艾伦·杜勒斯说,我们要向他们(指西藏分裂主义分子)提供秘密援助,“袭扰”中国。1951年5月,就在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协议时,中情局找到达赖喇嘛的大哥嘉乐顿珠,对其进行了贿赂和引诱。双方签订了一个关于在西藏开展游击战的协定,并在印度大吉岭建立了西藏间谍情报。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印边界印度一侧阿尔莫一带的居民惊奇地发现:这里居然出现了3个教育中心、2个医院、2个麻风病院和1个肺病疗养院。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些“医院”和“教育中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病人和学生。实际上,从1951年起,中情局就已开始从事对西藏叛乱分子的训练工作。阿尔莫也只不过是中情局对西藏施行秘密行动的基地之一。
    1956年初,人民政府准备在川西藏区进行民主改革。由于民主改革触动一些藏族部落首领和喇嘛的利益,这些人开始密谋武装叛乱。3月,当地农奴主纠集数千人在理塘发动叛乱。随即,甘孜、康巴地区也相继发生武装叛乱。
    叛乱发生后,中情局当即认定康巴叛军(叛乱分子自称“卫教军”,美国人则称“康巴游击队”)是美国在西藏行动的可靠盟友。艾伦·杜勒斯也认为西藏的形势为中情局的行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身在印度的嘉乐顿珠也主动接触中情局,请求美国援助康巴叛军。1956年11月,叛军首领、藏族商人贡布扎西派出6名康巴叛乱分子进入印度。嘉乐顿珠亲自驾车将这6名叛乱分子送到印巴边境。一个美国人用长长的缠头和旁遮普大裤,把6人打扮成锡克人的模样。6人最终到达陆路目的地——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首府达卡。2天后,一架美国飞机又把一身美军打扮的他们空运到太平洋上的塞班岛。在那里,他们接受了为期4个月的训练。
二、 卷入叛乱 图穷匕见
    1957年8月,2名受训结业的康巴叛军被空投到西藏,其使命是指导叛乱并促使达赖公开向美国求援。降落后,他们秘密与贡布扎西取得了联系,并于1958年1月在达赖的夏宫罗布林卡秘密会晤了达赖的管家帕拉·土登维登。此次行动标志着美帝国主义正式卷入西藏叛乱事件中。
    1958年秋天,中情局又向川西理塘地区空投了4名受训结业人员。每人携带的东西都一样——单兵武器、无线电设备和绑扎在手腕上的剧毒氰化物胶囊。有1人着陆后即被击毙,其余3人在刚找到一股叛乱武装后就被解放军包围,2人被打死,只剩下该小组的头领旺堆嘉措狼狈逃窜,最终进入了西藏。中情局于1958年7月和1959年2月对西藏中部的贡布扎西余部进行了两次武器空投,其中有403支步枪、20挺轻机枪和60箱手榴弹,以及几口袋当时可在西藏流通的印度卢比。凭借美国人提供的装备,叛军不断发动袭击,给解放军造成一定的损失。
    叛乱分子取得的反共“战绩”,使中情局大受鼓舞。从1958年开始,中情局又先后挑选了170余名康巴叛乱分子在琉球岛、塞班岛等地训练。因这些高原来客不习惯海岛气候,中情局遂又在陆军第10山地师前驻地——赫尔营,建立秘密训练基地(叛乱分子称之为“图姆拉营”,意为花园营地),然后,将受训人员转至基地。赫尔营地处美国本土科罗拉多州洛基山脉海拔10000英尺的山颠,有着与西藏相近的高山气候及茂密的森林。赫尔营的生活是斯巴达式的,训练严格且种类繁多。在赫尔营受训的叛乱分子受到的教育,就是“为西藏独立而战”。
    此后,美国人又先后对康巴叛军进行了30多次空投,重点支援昌都北部和青藏交界处的叛乱武装。美国飞机投下的物资多达250吨,包括近万支M-1步枪、冲锋枪以及轻便的57无后坐力炮和高射机枪。还有40多名从赫尔营训练出的人员带着电台空降下去,担负指挥和联络任务。这些特务中除10人逃到印度,2人被捕(至1979年被宽大释放)外,其他37人不是被击毙,就是在雪岭荒原逃窜时死于寒冷和饥渴。
    1958年11月,中情局通过“麦克马洪线”以南印度占领区,向山南叛军运送了226驮武器装备。次年1月,又通过尼泊尔运入40驮物资。除此之外,美国人还从巴基斯坦出动U-2高空侦察机深入西藏上空进行间谍飞行。
    1959年3月,西藏拉萨的叛乱失败后,达赖一伙逃往印度。此后,又有一批叛乱分子被秘密送到赫尔营进行训练,最终共有259人在该营受训。9月,在赫尔营受训的叛军一部分人被空投到拉萨东北部300公里处的查格拉本巴,开始招兵买马,扩充叛乱队伍。中情局也加大了对叛乱分子援助的力度,进行了数次空投,包括大量的武器弹药及药品食品等。很显然,在达赖出逃后,中情局对西藏叛乱武装的支援已经变得毫不含糊了。但在解放军平叛部队的打击下,在西藏的叛军日益走向穷途末路。
三、 败走境外 扶植傀儡
    中情局眼看西藏境内的叛乱武装已难于生存,遂于1960年与担任达赖“流亡政府”“外交部长”的嘉乐顿珠及康巴叛军头目贡布扎西商议,决定在中国境外建立一个基地来长期袭扰西藏。经过一番挑选,他们看中了尼泊尔境内半独立的封建领地木斯塘。木斯塘一带山高林密,地方首领信喇嘛教并不受尼政府管辖,况且紧邻中尼边境,进行渗透行动十分方便。不过当地人烟稀少,一切物资供应均要靠美国解决。1961年3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这笔每月需几十万美元的开支。中情局还专门在尼泊尔注册成立了“亚利桑那直升机”航空公司,为叛军提供武器和粮食补给。同时,还派来在赫尔营受训的叛乱分子。到1960年底,在小小的木斯塘挤下了2000多名叛军。叛军以此为基地,不断对我国境内进行袭扰。一次,叛军马队袭击了解放军的一个小型车队,此次行动被美国人称为“蓝包突袭”,因为叛军在袭击中抢夺了一名我方女干部携带的蓝包。当中情局官员打开这个沾满鲜血的包时,他们差点晕倒,包内竟然装有1500份档案。美国人说,“这次突袭是中情局历史上获得情报最多的行动之一”。叛乱分子对美国人如此满意于包内的东西兴奋不已,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受这次行动刺激,1962年,一个由藏族人组成的间谍小组,进入到中国领土纵深地带军事设施进行拍照,并在地图上做出标识,标记可能的伞降区域。同时,叛乱分子还帮助中情局搜集中国弹道导弹及核武器试验项目进展的情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康巴游击队”对等于送死的袭扰日益消极,中情局一再督促他们出战却得不到积极回应,遂于1965年停止了空投。不过美方还是继续提供少量经费。为了争夺数量有限的空投物资,康巴叛军首领巴巴益西、嘉乐顿珠和贡布扎西的侄子旺堆发生了火并。
    1998年9月15日《洛杉矶时报》报道:“根据最新公布的美国情报机构文件,在20世纪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中情局每年向西藏流亡运动提供170万美元用于开展反对中国的活动,其中包括每年向达赖喇嘛提供18万美元的津贴。”
四、大国博弈  甩掉“弃子”
    对木斯塘叛军的支援引起了周边国家的不安。1960年11月底,印度政府向美国表示,印度军队会采取有力行动打下侵犯印度领空的美国飞机。由于美国在木斯塘的行动事先没有照会尼泊尔政府,因此在1962年中国政府为此事向尼泊尔方面进行交涉时,尼泊尔方面表示完全不知情。在中方的一再要求下,尼泊尔政府对其境内的康巴叛军采取了行动,并驱逐了与叛军有联系的美国外交官洛基·斯通,禁止美国援助团使用其专用机场。中情局资助叛乱分子的行径,也遭到美国国内各方人士的批评,美国驻印度大使加尔布雷思称,中情局的行动是“特别愚蠢的做法”。于是中情局开始限制叛军对西藏的武力渗透,只让他们执行情报搜集任务。这些叛军表面上答应,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他们的武力渗透从未停止,但都限于小规模行动。1965年,中情局在尼泊尔境内进行了最后一次空投。
    1972年前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心改善中美关系。此时的达赖集团成了美国战略棋盘上一粒“弃子”。无奈之下,中情局停止了对达赖集团的秘密支持。
    1974年7月,在中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尼泊尔政府军包围木斯塘营地。那些离乡背井十余年的康巴人绝大多数交出了武器。最后一任木斯塘叛军司令、第二批被空投回藏的塞班岛受训人员旺堆嘉措拒不投降,企图率领一股人马突围去印度,结果在廷克斯山口被尼泊尔军队击毙。
    1995年11月,达赖在自己长期居住的达拉萨兰会见了已退休的中情局官员、当年负责空投行动的约翰·肯尼思·克瑙斯。回顾两人从前合作的往事时,达赖不无悲哀地说道:“美国卷入西藏事务并不是为了帮助西藏,而仅仅是冷战时期对付中国的战术需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